紅外線+熱風回流焊: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日本回流焊有向紅外線+熱風加熱方式轉移的趨勢。它足按30%紅外線,70%熱風做熱載體進行加熱。紅外熱風回流焊爐有效地結合了紅外回流焊和強制對流熱風回流焊的長處,是21世紀較為理想的加熱方式。它充分利用了紅外線輻射穿透力強的特點,熱效率高、節(jié)電,同時又有效地克服了紅外回流焊的溫差和遮蔽效應,彌補了熱風回流焊對氣體流速要求過快而造成的影響。
這類回流焊爐是在IR爐的基礎上加上熱風使爐內溫度更加均勻,不同材料及顏色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即Q值是不同的,因而引起的溫升AT也不同。例如,lC等SMD的封裝是黑色的酚醛或環(huán)氧,而引線是白色的金屬,單純加熱時,引線的溫度低于其黑色的SMD本體。加上熱風后可使溫度更加均勻,而克服吸熱差異及陰影不良情況,紅外線+熱風回流焊爐在國際上曾使用得很普遍。
由于紅外線在高低不同的零件中會產生遮光及色差的不良效應,故還可吹入熱風以調和色差及輔助其死角處的不足,所吹熱風中又以熱氮氣為理想。對流傳熱的快慢取決于風速,但過大的風速會造成元器件移位并助長焊點的氧化,風速控制在1.Om/s~1.8ⅡI/S為宜。熱風的產生有兩種形式:軸向風扇產生(易形成層流,其運動造成各溫區(qū)分界不清)和切向風扇產生(風扇安裝在加熱器外側,產生面板渦流而使各個溫區(qū)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