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是以鋼筋混凝土為基礎的,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由于設計功能的改變或錯誤以及施工質量的問題,對某些已澆筑好的混凝土結構必須進行拆除,傳統(tǒng)的方法就是人工剔鑿或機械破碎,更先進一點的就是采用靜態(tài)破碎或爆破拆除,但這些方法不是效率低,就是風險性大,普遍噪音和污染嚴重,而且這此方法在拆除的過程中對合格的保留結構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擾動破壞,造成保留部分的混凝土產生裂紋或鋼筋與混凝土的脫離,難以滿足原有設計的質量要求
在后續(xù)設備、儀器等裝置的安裝過程中,也需根據(jù)安裝要求在已澆筑好的混凝土構造中進行不同口徑、角度和深度的鉆孔,并保證對混凝土結構不產生破壞,確保安裝的質量,還有一些需在已有混凝土結構的不同位置進行大面積的切割分離,以滿足某些技術功能的需要。實踐證明,采用金剛石系列鉆孔和切割技術可以對鋼筋混凝土構筑物進行任意的無損性靜力鉆孔、分離、拆除,對保留結構不會產生任何擾動,施工過程中無震動,無噪音,無污染,不但施工效率高,性能好,真正的實現(xiàn)了環(huán)保型施工,而且改變了一些工程建設行業(yè)的傳統(tǒng)施工工藝流程,大大縮短了工程建設工期,節(jié)約了大量的人工、材料等資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特別是當前我國對舊的建筑物或工業(yè)基礎設施進行改擴建時,無損性鉆孔和切割分離技術更是發(fā)揮了巨大的推動力,在節(jié)能減排和廢物利用及環(huán)保施工等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業(yè)績。
拆除施工應分段進行,嚴禁立體交叉作業(yè)。水平作業(yè)時,各工位間應有一定的距離。拆除混凝土墻體時,采用水鉆開孔,將混凝土墻分塊拆除的方法,但應注意分塊不宜過大,對過大的混凝土塊使用風鎬進行二次粉碎,以便運輸。人工拆除建筑墻體時,不得采用掏掘或推倒的方法。拆除混凝土樓板時采用水鉆開孔對樓板進行分割,逐塊逐段拆除的方式,人員不得站在不穩(wěn)定的結構樓板上進行作業(yè)。必要時可鋪板或搭設臨時腳手架,以保證作業(yè)人員的施工。
一邊刃口磨好后,再磨另一邊刃口,必須保證刃口在鉆頭軸線的中間,兩邊刃口要對稱。有經驗的師傅會對著亮光察看鉆尖的對稱性,慢慢進行修磨。鉆頭切削刃的后角一般為10°-14°,角大了,切削刃太薄,鉆削時振動厲害,孔口呈三邊或五邊形,切屑呈針狀;后角小了,鉆削時軸向力很大,不易切入,切削力增加,溫升大,鉆頭發(fā)熱嚴重,甚至無法鉆削。后角角度磨的適合,鋒尖對中,兩刃對稱,鉆削時,鉆頭排屑輕快,無振動,孔徑也不會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