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成熟后,隨即播種,次春發(fā)芽。若將種子沙藏,次春播種前15d,在室外背風向陽處,另挖斜底坑,將沙藏于移至坑內(nèi),傾斜面向太陽,罩以塑料薄膜,利用陽光進行高溫催芽,當種子20%裂嘴時播種。也可在播種前1星期用45℃溫水浸種,自然冷卻后2-3d撈出,裝入筐簍或蒲包,蓋上濕布,放在20-50℃的溫室催芽,當種子2/3裂嘴時播種,一般4月中、下旬進行,條播或點播,種臍要平放,覆土2-15厘米。
造林地應選擇土層深厚、背風向陽、地勢高的地方。積水的低洼地、重鹽堿地不宜栽植。整地分為、帶狀、塊狀和魚鱗坑整地4種。整地適用于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雜草叢生和質(zhì)地黏重的土壤,整地深度25厘米以上。帶狀整地適用于丘陵地和沙地,帶寬2米以上,帶距依行距而定,在坡度較大的山地應修筑梯田和水平溝。塊狀整地適用于山地及黃土丘陵,沿等高線進行。魚鱗坑要按株行距定點施工,定植穴深度60厘米以上。
栽植密度土壤瘠薄、肥源缺乏的山地和沙地,株行距可采用2米×3米,較肥沃的山區(qū)或丘陵可采用3米×4米,土層深厚、肥沃、水肥條件較好的地方可采用4米×5米,零星栽植可適當稀些。
栽植方法隨挖隨栽。根系在穴內(nèi)要舒展,邊填土邊提苗,做到根土密接,埋土不要過深,填土后踏實,有條件的定植后立即澆水,水滲后覆-層干土保墑。
撫育管理生長季節(jié)每年中耕除草3-5次、施肥2-3次,花前追施氮肥,果實膨大期追施鉀肥。在新梢生長、開花坐果以及果實膨大期適當澆水。早春開花前結合澆水可進行施肥。落花后澆水可減少落果,封凍前澆1次水利于早春保墑。
施肥栽植前3年,每年6月-7月追肥1次-2次,選用氮、磷、鉀等復合肥,株施肥0.25㎏,撒施或坑施,與土壤混拌,灌透水。見果后,每年在萌芽前、開花后和果實膨大期分別追施氮、磷、鉀復合肥3次,施肥量視樹齡在0.5㎏ -1.0㎏/株;每年秋季果實采收后施基肥10㎏-2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