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泵送技術:電控換向技術,PLC控制電磁閥換向實現(xiàn)泵送、S管分配的交替換向。機器組裝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但電氣控制復雜,故障率與維護成本,極易耽誤工程進度是的弊端。
混凝土輸送管,應根據(jù)工程和施工場地特點、混凝土澆筑方案進行配管。宜縮短管線長度,少用彎管和軟管。輸送管的鋪設應保證施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裝拆維修。在同一條管線中,應采用相同管徑的混凝土輸送管;同時采用新、1日管段時,應將新管布置在泵送壓力較大處;管線宜布置得橫平豎直。應繪制布管簡圖,列出各種管件、管連接環(huán)、彎管等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提出備件清單。混凝土輸送管應根據(jù)粗骨料粒徑、混凝土泵型號、混凝土輸出量的輸送距離,以及輸送難易程度等進行選擇。輸送管應具有與泵送條件相適應的強度。
應使用無龜裂、無凹凸損傷和無彎折的管段。輸送管的接頭應嚴密,有足夠強度,并能快速裝拆。輸送管小管徑為lOOmm時,粗骨料粒徑不能超過25mm,小管徑為125mm時,粒徑不能超過40mm。垂直向上配管時,地面水平管長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長度的四分之一,且不宜小于15m,或遵守產(chǎn)品說明書中的規(guī)定。在混凝土泵機Y形管出料口3~6m處的輸送管根部應設置截止閥,以防混凝土拌和物反流。泵送施工地下結構物時,地上水平管軸線應與Y形管出料口軸線垂直。傾斜向下配管時,應在斜管上端設排氣閥;當高差大于20m時,應在斜管下端下設5倍高差長度的水平管;如條件限制,可增加彎管或環(huán)形管,滿足5倍高差長度要求。
混凝土輸送管道堵塞
當輸送壓力逐漸增高,而料斗料位不下降,管道出口不出料,泵發(fā)生振動,管路也伴有強烈的振動和位移時,可判定是管道堵塞。堵塞部位的判斷:堵塞一般發(fā)生在彎管、錐管,以及有振動的地段。此時,可用小錘沿管路敲打,聲音沉悶處為堵塞處;聲音清脆處為正常。用耳聽,有沙沙聲為正常,有刺耳聲為堵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