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直擊雷措施安裝要求:
1、在建筑物屋面避雷帶的安裝:避雷帶應該采用Φ12熱鍍鋅圓鋼,避雷帶的支持卡高度應為20cm,兩支持卡的間距應不大于1.2m。避雷帶與避雷裝置的搭接長度應為12mm。建筑物伸縮縫處避雷帶成弧形并應向上,避雷帶轉(zhuǎn)彎處也應為鈍角的弧形(其目的是便于雷電流的泄放,不至于擊壞避雷帶)。
2、避雷網(wǎng)格的敷設利用Φ12熱鍍鋅圓鋼按照10m*10m或12m*8m(三類是20m*20m或24m*16m,一類的是5*5m或6*4m)的規(guī)格在建筑物屋面敷設,并用水泥墩子作為網(wǎng)格的支持點。
引下線的整改:采用Φ12熱鍍鋅圓鋼在建筑物的拐角轉(zhuǎn)彎處應盡可能的設置引下線,引下線之間的間距不大于18米(三類應為24米,一類不大于12米)。建筑物本身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或建筑物本身無鋼筋混凝土基礎的,需要另行增設人工接地地網(wǎng)。
等電位措施的整改:樓面上所有的金屬構(gòu)件均要就近與避雷帶或避雷網(wǎng)格作不少于兩點的等電位連接。(其目的便于雷電流的多渠道的泄放)。
接地電阻的標準:要求沖擊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
防雷工程即指因防雷需要而涉及到的所有工程。
防雷工程包括:外部防雷和內(nèi)部防雷。
外部防雷通俗的講,即防直擊雷;內(nèi)部防雷指防感應雷。
外部防雷直接的目的即保護人身,內(nèi)部防雷則是保護設備不受雷擊。
避雷針的防雷作用是它能把閃電從保護物上方引向自己并地通過自己泄入大地,因此,其引雷性能和泄流性能是至關重要的。避雷針的引雷性能已有實驗和理論分析如下:
一個豎立在平地的避雷針其引雷空域如圖1所示。其中簡化包絡線是一條拋物線,此線即為在正、負雷雨云下該避雷針的50%擊針擊地平均分界線。圖中小圈為空中各點實驗放電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示模擬實驗下行先導的針尖位置,黑圈表示百分之百擊針,白圈表示百分之百擊地,黑白各半表示50%擊針及擊地。
雷擊避雷針和地的放電強度與雷電極的極性有關:當雷的極性為正時,雷對避雷針的放電強度高于雷對地;當雷的極性為負時,雷對避雷針的放電強度略低于雷對地。所以在同樣電壓下雷電極對針的放電距離R與雷電極對地的放電距離H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