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設計和工藝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嚴格清除雜草種子和草根草莖,并填上純凈客土刮平壓實10厘米以上才能貼草皮。貼草皮有二種:一是全貼、二是稀貼。在養(yǎng)護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貼防漬,夏貼防曬,秋冬貼草防風保濕。一般貼草后一周內早晚噴水一次,并檢查草皮是否壓實,要求草根緊貼客土。貼后二兩周內每天傍晚噴水一次,二周后視季節(jié)和天氣情況一般二天噴水一次,以保濕為主。施肥植后一周開始到三個月內,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結合澆水噴施,前稀后濃,以后每月一次畝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長滿草高8-10厘米時,用剪草機剪草。除雜草,早則植后半月,遲則一月,雜草開始生長,要及時挖草除根,挖后壓實,以免影響主草生長。新植草地一般無病蟲,無需噴藥,為加速生長,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氫鉀結澆水噴施。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精細整地。因為草皮對土壤條件要求高,鋪設前要求土地非常平整,回填土飽滿且要略高于設計標高,一般高度差在3~5厘米內。清理掉場地內30cm深以內的所有小石塊等物體。若是有地形的草地設計,一定要確保地形塑造平滑、飽滿。灑珍珠巖和腐殖土、河沙等對土壤進行改良。
其次,為了保證草坪的后續(xù)長勢,也可適當撒些復合肥,整地的同時要施足底肥,有條件的地區(qū)可施用腐熟的有機肥,也可用化肥,一般每平方米用二銨5克,氯化鉀5克。鋪種前將不平整土層拍平鋪種時,應采用拉線、保持草坪的平、整、齊。注意草皮鋪種間不留縫隙。一般需要進行三次碾壓,確保砂土層與草皮充分接觸。
后,碾壓的方式有多種:草皮面積大,可采用滾筒車,面積一般,可自制滾筒,人力拉動也可。若是零星草皮地,讓工人用鐵鍬使勁兒拍拍即可。若是大型草地比如公園、高爾夫草地等,一般會安裝自動噴灌系統,草地鋪設完成后立即打開就好。
在草皮進行種植之前,我們先要考慮清楚這些草皮是用來干嘛的,比如說有的草皮是用來園林場地美化的,主要用來美化環(huán)境,那么在種植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草皮之間緊密性。有些草皮是用作足球場用,或者是鋪設在河堤壩的附近,就要考慮到草皮的 穩(wěn)定性,避免草皮被河水沖刷掉。
有的人工草皮在播種的時候,其底部帶有一層泥土,在進行使用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考慮季節(jié)的特點,這些與草皮的成活率有很大的關系。草皮在生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雜草伴隨一起生長,這些就得需要種植人員經常性的修剪雜草,在澆水的時候也要合理,這樣才不會讓雜草有可乘之機,破壞整個草皮的整體美感。如果還是有個別的草皮已經生長出來,可以使用秒后除草劑,幾天之后雜草就會被消滅。
根據草坪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來選擇合適的草種。草種大體可分為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冷季型草是指種植在北方冷濕和冷干旱、半干旱地,在15~25℃下的草坪草。我國在草坪生產上常用的有7個草種,匍匐翦股穎、細弱翦股穎、草地早熟禾、早熟禾、細羊茅、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麥草。其中重要的是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麥草。以及匍匐翦股穎(適合北方種植及建設綠地用)。
暖季型草是指種植在溫濕和溫暖干旱、半干旱南部各地,適合的生長溫度是26~35℃,當溫度在10℃以下時則出現休眠狀態(tài)。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qū)。暖季型草主要有以下幾個品種:結縷草、假儉草、野牛草、狗芽根和鈍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