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炒飯怎么炒才吃
速凍揚州炒飯,其實只是揚州炒飯中的一種,即什錦炒飯。揚州炒飯大家庭里成員很多,據其配料的不同,有了水果炒飯、什錦炒飯等之分。其中,什錦炒飯因其配方獨特,成了揚州炒飯的代名詞。
直到現在,提到揚州炒飯仍有人會認為就是蛋炒飯。事實上,如今種類眾多的揚州炒飯的確是從蛋炒飯發(fā)展而來。直到現在,蛋炒飯在某種程度上仍是揚州炒飯的代名詞,尤其在國外。
蛋炒飯不僅為尋常百姓所喜愛,與皇族“結親”的歷史記載與傳說,更為其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隋代謝諷所著的《食經》記載,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碎金飯”,即雞蛋炒米飯。據說這“碎金飯”選用軟硬適度、顆粒松散的熟米以蛋炒之,使粒粒米飯皆裹上蛋液,炒好后的飯如碎金閃爍,因此得名,俗稱“金裹銀”。隋煬帝巡游揚州時將“碎金飯”傳入揚州,也就成了有關揚州炒飯早的記載。
配方一:雞蛋+米飯
有關蛋炒飯早的歷史記載見于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上有關考證這可能就是蛋炒飯的始祖。
揚州炒飯發(fā)端于市區(qū)國慶路上的菜根香飯店,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李魁年與李少卿是“菜根香”的創(chuàng)始人。從其后人李秀林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蛋炒飯其實是勞動大眾的美食。以前農村窮,平時三頓都只能喝粥,到農忙時才能吃上干飯。那時做干飯和現在可不一樣:在燒開了的粥里撈幾勺“江頭米”放在砂鍋里,然后在鍋膛的余火里焐成飯,用這種方式做成的飯叫“舀飯”。家里來客人時,因經濟條件限制,精打細算又不想失禮數的主人便瞄上了雞蛋。把“舀飯”打出來,吹干水汽,順手拿幾個雞蛋和飯一炒,再沖個神仙湯,配上自家的蘿卜干和咸菜做的小菜,算是很好的招待了。
“菜根香”開辦之初的顧客是人力車夫和運河船工等勞動大眾,飯店定位是便民快餐店,微利經營,以方便低層居民的用餐需求。據李秀林回憶,困難時該店往往是早上到菜店、肉店借來菜、肉,賣掉后再把錢還回去。因為信譽好,贏得菜、肉店老板的支持,才使菜根香一步步支撐、發(fā)展起來
1. 咨詢人:李老師
2. 電話(微信):18187219545
3. QQ:1817*8577*22
4. 公電:0872-2499230
5. 地址:大理市下關鎮(zhèn)大關邑商業(yè)街14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