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類產品主要特征是:在導體外擠(繞)包絕緣層,如架空絕緣電纜,或幾芯絞合(對應電力系統(tǒng)的相線、零線和地線),如二芯以上架空絕緣電纜,或再增加護套層,如塑料/橡套電線電纜。主要的工藝技術有拉制、絞合、絕緣擠出(繞包)、成纜、鎧裝和護層擠出等,各種產品的不同工序組合有一定區(qū)別。
多晶硅,是單質硅的一種形態(tài)。熔融的單質硅在過冷條件下凝固時,硅原子以金剛石晶格形態(tài)排列成許多晶核,如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則這些晶粒結合起來,就結晶成多晶硅。利用價值:從目前國際太陽電池的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出其發(fā)展趨勢為單晶硅、多晶硅、帶狀硅、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硅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當前,晶體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單晶硅)是主要的光伏材料,其市場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也依然是太陽能電池的主流材料。多晶硅材料的生產技術長期以來掌握在美、日、德等3個國家7個公司的10家工廠手中,形成技術封鎖、市場壟斷的狀況。
與鋼鐵的生產相比,一般說來,有色金屬生產需要的能量是比較多的。據統(tǒng)計,如從礦石生產每噸鋼能耗以100計,鎂為 1127,鋁為767,鎳為455,銅為352,鋅為206。因此,在有色金屬工業(yè)中,降低能耗問題非常突出。 在有色金屬的開采、選礦、冶煉、加工及再生回收過程中,有多種提取方法可資選用。就冶煉過程而言,通常分為火法冶金、濕法冶金和電冶金?;鸱ㄒ苯鹨话憔哂刑幚砭V能力大,能夠利用硫化礦中硫的燃燒熱,可以經濟地回收貴金屬、稀有金屬等優(yōu)點;但往往難以達到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護。濕法冶金常用于處理多金屬礦、低品位礦和難選礦;電冶金則適用于鋁、鎂、鈉等活性較大的金屬的生產。這些方法要針對所處理的礦物組成選擇使用或組合使用。為了強化有色金屬的冶煉加工過程,發(fā)展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設備,如高壓浸取、流態(tài)化焙燒、有機溶劑萃取、離子交換、金屬熱還原、區(qū)域熔煉、真空冶金、噴射冶金、等離子冶金、氯化冶金以及連續(xù)鑄軋、等靜壓加工、擴散焊接、超塑成型等,大大豐富了冶金學的理論和工藝,不斷推動了有色金屬生產的發(fā)展。
尺寸外形1)公稱直徑范圍及推薦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50mm,標準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4、16、20、25、32、40、50mm。2)帶肋鋼筋的表面形狀及尺寸允許偏差帶肋鋼筋橫肋設計原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橫肋與鋼筋軸線的夾角β不應小于45度,當該夾角不大于70度時,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的方向應相反;橫肋公稱間距l(xiāng)不得大于鋼筋公稱直徑的0.7倍;橫肋側面與鋼筋表面的夾角α不得小于45度;鋼筋相鄰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于鋼筋公稱周長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