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厭學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他們不愿意學習,提到學校、學習、上課就煩,在學習過程中很被動,感覺學習生活單調(diào)、沒意思,把學習當作一種沉重的負擔。
面對孩子這種負面的情緒,除了指責,你是否有想過是孩子存在心理問題?
不同性格類型的父母,在平常教育孩子時,應該如何避免自身性格缺點帶給孩子的不良影響呢?
安逸型父母
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參與分析、提出自己見解、設立目標并一起解決問題,他們就能更加有效。
控制型父母
練習掌握如何給孩子提供選擇、問啟發(fā)式問題、讓孩子參與決策,教養(yǎng)效果會更好。
但冒險行為分兩種,一種是健康性的冒險行為,像不由父母接送,讓孩子自己搭公交車,或由孩子決定自己的穿著打扮等等,在這種事情上嘗試很多冒險,就不需去做更危險性的嘗試來證明自己的獨立。
父母多多少少都會去翻孩子的東西、查手機看日記,你做任何事跟孩子隱私權(quán)有關的,切記一定要有本事不讓孩子發(fā)現(xiàn)。
關于孩子的隱私權(quán),父母要把握能物歸原處。很多父母很粗心,像有父母趁孩子洗澡,去看他們的微信,刪了不該刪的東西,孩子都知道,有些孩子明著跟你吵,那反而好,但如果知道而不跟你吵,他多半可能會用別的方法響應這件事,暗著來,或是把事情藏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