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再生的銅資源主要有兩大類:一大類稱為新資源,主要是指工業(y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這種“廢料”多以邊角料,機加工碎屑為主。如果嚴格管理的話,可以分清銅及合金的牌號,這種資源可以用相應的銅加工廠對口回收。以銅及銅合金加工材為例,所消耗的銅加工材中,大約有30-40%成為邊角料,在實際生產中又稱為銅加工材的利用率, 各類電氣元件工廠中的邊角料倍受歡迎,因為它們多為純銅半成品、經(jīng)機械加工而產生。第二類銅再生資源稱之為舊資源,是各類工業(yè)產品、設備、備件中的銅制品,這種資源來源十分復雜,各類工業(yè)品壽命周期千差萬別,其中再生用銅,只有在拆解工業(yè)產品之后才能得到,而且往往是多種銅合金混合在一起,比如汽車用散熱中,水箱管為H90黃銅、散熱片為T2波浪帶材,其間又是用鉛錫焊料焊接在一起,水 箱水室為H68合金等。重要的第二類再生資源有:電子元器件、汽車水箱、空調器、廢舊銅導體(電線、電纜、導電銅排)等。
青銅的主要分類和用途
青銅是一種合金,是以錫、鋁、鈹、硅、錳、鎘、鋯、鈦、鎂、鐵等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銅合金。即除了純銅、銅-鋅系(黃銅)、銅-鎳系(白銅)以外的各類銅合金均可列為青銅。
由于青銅中都加入了某些合金元素,所以其強度被大幅度提升,而同時也獲得了某種特定性能。青銅的抗壓能力就變大,雖然給加工帶來了困難,但是其高彈性、抗軟化、高耐蝕、高耐磨等優(yōu)勢也使得青銅的應用領域大大擴大。
青銅可以分為哪些種類呢?按其主要組成元素分類,青銅可分為錫青銅(含錫磷青銅)、鋁青銅、鈹青銅、硅青銅、錳青銅、鉻青銅、鎘青銅、鋯青銅、鉻鋯青銅、鈦青銅、鎂青銅、鐵青銅等。
1.1氰化鍍銅和銅合金廢水的處理
用次氯酸鈉破氰時,需要將含氰廢水的pH調節(jié)至11~12,傳統(tǒng)的工藝是加。破氰過程中氰化物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氣,一價銅離子被氧化成二價銅離子后生成堿式碳酸銅細小顆粒懸浮在廢水中,如果自然沉降,用一整天以上的時間仍不能完全沉淀,需要加入大計量的助凝劑,并加入絮凝劑后才能夠使沉淀完全分離。在沒有回收氰化鍍銅和銅合金廢水中的銅之前,是將破氰后的廢水混入綜合含酸廢水中,含酸廢水用石灰法處理[1],堿式碳酸銅吸附在綜合廢水中的沉淀物上,沉淀分離。
為了回收銅,新的破氰過程為,在破氰時加石灰調節(jié)pH,破氰產生的二氧化碳與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同時堿式碳酸銅與碳酸鈣共沉積生成大顆粒沉淀物。
1.2其它含銅廢水的處理酸性
光亮鍍銅廢水中的二價銅離子與石灰反應生成氫氧化銅,硫酸與石灰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
在焦磷酸鹽鍍銅廢水中,焦磷酸根與銅離子以絡合物的形式存在,用石灰處理時,焦磷酸根與氧化鈣反應生成焦磷酸鈣沉淀,銅離子與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銅。
廢舊金屬回收之廢雜鋁的預處理常識:
首先,對廢鋁進行初級分類、分級堆放,如純鋁、變形鋁合金、鑄造鋁合金、混合料等。這一點非常重要,如中國地區(qū)的鋁廢料進口商上海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鋁廢料的進口量約占全國總進口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其原料處理高度電腦化,所有入廠原料分區(qū)存放,庫存則依數(shù)量、化學成份、回收率及成本建檔管理運用。有了這些資料就可使熔煉工序在生產合金錠時得以計算出經(jīng)濟的用料公式,并確保產品品質。
對于廢鋁制品,須進行拆解,去除與鋁料連接的鋼鐵及其他有色金屬件,再經(jīng)清洗、破碎、磁選、烘干等工序制成廢鋁料。對于輕薄松散的片狀廢舊鋁件,如汽車上的鎖緊臂、速度齒輪軸套以及鋁屑等,要用液壓金屬打包機打壓成包。對于鋼芯鋁絞線,應先分離鋼芯,然后將鋁線繞成卷。
低其機械性能,并減弱其抗蝕能力。含鐵量一般應控制在1。2%以下。對于含鐵量在1。5%以上的廢鋁,可用于鋼鐵工業(yè)的脫氧劑,商業(yè)鋁合金很少使用含鐵量高的廢鋁熔煉。目前,鋁工業(yè)中還沒有很成功的方法能令人滿意地除去廢鋁中過量鐵,尤其是以不銹鋼形式存在的鐵。
廢鋁中經(jīng)常含有油漆、油類、塑料、橡膠等有機非金屬雜質。在回爐冶煉前,必須設法加以清除。對于導線類廢鋁,一般可采用機械研磨或剪切剝離、加熱剝離、化學剝離等措施去除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