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琴非常鍛煉人的心理素質。設想如果讓你去登臺表演,在眾人面前演奏一曲,在那么多目光的聚焦下,你一定會非常緊張,緊張就會出錯。因此為了表演無差錯,學琴者會努力克服緊張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彈奏的過程中,一旦融入進去,就會放松下來,也就更不容易出錯了。一次完美的演奏一定能讓學琴者信心百倍,以后在生活的其他場合要比別人淡定許多。
其實,孩子在學習鋼琴的同時,還應有更深刻內涵的收貨。你面對眾人發(fā)言、表演的時候,你緊張不緊張?緊張的恐怕不在少數(shù),有人甚至頭腦一片空白,張口結舌,人們常說這是心理素質差。那么,電視臺主持人、演員天生心理素質就好?其實只是歷練得多了,便逐步控制了緊張情緒。 除了幼兒,很少有天生上臺不緊張的人,往往年齡越大緊張程度越強。孩子能有條不紊地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思想,能大大方方地演奏上一首作品,是不少家長所期望的。達到這一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多在這種場合歷練。在孩子準備演奏會的過程中,從曲目選擇到練熟、背會、彈精,演出時穿什么服裝、演出幾點開始、第幾個表演、多少觀眾來聽,這諸多事項都會對孩子產生壓力,且越臨近演出心理壓力越大,一開始孩子免不了緊張,可能會彈錯,甚至彈到一半竟然接不下去了,但是只要多參與,多鼓勵,孩子的表現(xiàn)一定會越來越好。經(jīng)受住這一次次的考驗,對孩子將會是寶貴的財富。
毅力、恒心、鍥而不舍是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許多鋼琴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在他們眾多鋼琴學生中,學得的不是聰明或是天賦的,而是刻苦、認真,不缺課的那個孩子。這說明了什么?亦有數(shù)據(jù)表明,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與其智力因素并不一定成正比,反而是樹立目標,并且朝著這一目標鍥而不舍地前進具有決定性作用。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面,彈鋼琴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情,輕盈的手指在琴鍵上如蝴蝶般飛舞,一個個悅耳的音符不斷地跳出,在手指準確的敲擊到每一個鍵盤的時候,演奏者的大腦也需要高速運轉,才能確保不會彈錯琴鍵。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無疑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需要大腦和手指保持高度的協(xié)調性,其實對于一般人來說,通過練習完全可以達到這種效果,絕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達到兩只手分開操作,而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地鍛煉演奏者大腦的過程,所以就有人說,會彈奏鋼琴的人,其大腦記憶力會更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