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是白鳳菜,是從臺灣引進的。
白鳳菜作為蔬策栽培的白鳳菜抗逆懂、病蟲害少,是一種理想的無公害特色蔬柴.、作為蔬菜食用時,因為其有密實的短茸毛,為保證口感佳,在炒食時需適當加放食用油。白bai風菜可清炒、涼拌,或與肉絲一起炒食來增加美味。
中國臺灣(臺北、基隆、淡水、宜蘭、新竹、臺中、臺東及花蓮等)特產(chǎn)。白鳳菜對生長土壤要求不嚴,但喜日照條件良好且高溫環(huán)境,其生長適溫一般在20-30℃。
多年生草本,近葶狀,高25-50厘米,莖圓柱形下部平臥,上部直立,干時有條棱,被短糙毛,上部分枝,小枝2-3,斜升,基部葉在花期凋落,下部和中部葉,具柄;葉片橢圓形,匙形,稀提琴狀淺裂,肉質(zhì),長4-6厘米,寬2-4厘米,頂端鈍,基部漸狹或急狹成長葉柄,葉柄基部有1對耳狀假托葉,上部或中部以上常有1-2個小齒,邊緣有波狀小尖齒,側(cè)脈3-4對,弧狀彎,主脈和細脈干時不明顯,兩面被貼生短毛;上部葉小,無柄,長圓形,羽狀淺裂或披針形而具小齒,基部有假托葉,上部葉極退化,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20毫米。
食用特點
作為蔬策栽培的白鳳菜抗逆懂、病蟲害少,是一種理想的無公害特色蔬柴.、作為蔬菜食用時,因為其有密實的短茸毛,為保證口感佳,在炒食時需適當加放食用油。白風菜可清炒、涼拌,或與肉絲一起炒食來增加美味。
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2.服用3天后癥狀無改善,或服藥期間伴有惡寒發(fā)熱等全身癥狀者,應到醫(yī)院就診。
3.對局部病變切忌碰撞、擠壓。
4.局部病灶熱痛反應劇烈,初起瘡頂即有多個膿頭者均應到醫(yī)院就診。
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6.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7.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8.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10.運動員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