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恰當?shù)剡x擇與佩戴首飾,人們必須考慮自己的性別、年齡、容貌、發(fā)型、妝扮、職業(yè)、所處場合等眾多因素。在首飾與臉型、手型和身材的搭配中,應充分應用視錯原理,以使首飾與佩戴者的容貌更加吻合、協(xié)調。視錯是一種視覺現(xiàn)象,是視覺過程中的一種生理反應。根據(jù)視覺原理,人的視線上下移動時,縱的長度拉長,視覺左右移動時,橫向加寬。之所以推薦瘦長臉型的人戴貼耳式醒目的大圓耳環(huán),就是為了引起人的視線左右移動,以加大橫向的寬度;而對圓臉的人則推薦戴長項鏈,就是使觀眾的視線上下移動,加大臉的長度,使臉型與首飾達到一種和諧的美。
銦的配位聚合物:1. In(Ⅲ)與剛性的二羧酸(1,3-間苯二甲酸和1,4-萘二酸),在不同的溶劑中得到了四個化合物[In_2(OH)_2(1,3-BDC)_2(2,2’-bipy)2](1),HIn(1,3-BDC)_2·2DMF (2),In(OH)(1,4-NDC)·2H_2O (3)和HIn(1,4-NDC)_2·2H_2O·1.5DMF (4)?;衔?是1D鏈狀結構,化合物2是2D層狀結構,它們分別通過π-π相互作用終形成了3D超分子結構?;衔?和4都是無限的3D網(wǎng)絡結構,雖然用的是同一羧酸配體,但是由于所用溶劑的不同,化合物3形成的是SrAl2拓撲結構,而化合物4形成的是2-重穿插的dia拓撲結構?;衔?-4的合成,充分證明了溶劑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貴金屬催化劑(precious metal catalyst)一種能改變化學反應速度而本身又不參與反應終產(chǎn)物的貴金屬材料。幾乎所有的貴金屬都可用作催化劑,但常用的是鉑、鈀、銠、銀、釕等,其中尤以鉑、銠應用廣。它們的d電子軌道都未填滿,表面易吸附反應物,且強度適中,利于形成中間“活性化合物”,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同時還具有耐高溫、抗氧化、耐腐蝕等綜合優(yōu)良特性,成為重要的催化劑材料。
銦是一種金屬元素,英文名稱:Indium,元素符號In,屬于IIIA族金屬元素,原子序數(shù):49,相對原子質量:114.8,熔點156.61℃,沸點2060℃。相對密度7.31g/cm3。銦是銀白色并略帶淡藍色光澤的金屬,質地非常軟,能用指甲刻痕,可塑性強,延展性好,可壓成片。常溫下金屬銦不被空氣氧化。銦具有輕微放射性,因此應避免與皮膚接觸和食入。銦在地殼中的含量為1×10^(-5)%,它雖然也有獨立礦物,如硫銦銅礦(CuInS2)、硫銦鐵礦(FeInS4)、水銦礦[In(OH)3]等,但量極少,銦主要呈類質同象存在于鐵閃鋅礦(銦的含量為0.0001%~0.1%)、赤鐵礦、方鉛礦以及其他多金屬硫化物礦石中。此外錫礦石、黑鎢礦、普通角閃石中也含有銦。金屬銦被廣泛應用于宇航、無線電和電子工業(yè)、醫(yī)療、國防、高新技術、能源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