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骨魚屬無鱗魚的一種,表面褐露,光滑,頭扁寬而秤坦眼小,還有四對須,顏色帶一點檸檬黃,因此在大多數(shù)地區(qū)也叫作“黃骨魚、黃姑子、黃辣丁”,屬小型淡水名特優(yōu)水產(chǎn)養(yǎng)殖品種。
池塘中溶氧的消耗源:對有機質(zhì)分解耗氧40-70%,魚類的呼吸10-30%。夜間藻類的呼吸作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這就是為什么在過肥的水體中,黃骨魚同樣會表現(xiàn)出吃料差,病害相對較多的原因。綜上所述要解決黃骨魚養(yǎng)殖中的溶氧問題,就要解決水體中藻類的問題,水體中有機質(zhì)的問題,水體中群落的問題,藻類豐度問題、水體透明度的問題、魚類應(yīng)激安靜程度問題,接著還要解決黃骨魚生長速度,病害、存塘量、料比低的問題,才能達到產(chǎn)量高、成本低、效益高的目標。
防治措施:魚種入池前用【鼎碘】,10mL/m3,浸泡15min左右,以達到切斷病原傳播途徑的目的。潑灑【弧可凈】(主要成分:過硫酸氫鉀),預(yù)防1立方米水深用量50~70g/畝,每半月一次;1m水深用量125g/畝。潑灑硫醚沙星,1立方米水深用量80~100ml/畝。在秋冬季打撈、運輸、投放過程中輕拿輕放,動作溫柔,避免機械損傷。條件適宜時降低水位,提高水溫。
適時增氧每天檢查1次水體含氧量,如果溶氧低于4毫克/升,應(yīng)及時開動增氧機,使水體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堅持晴天中午12:00開動增氧機兩小時,增大頂層與底層水體交換量,使底層水體含氧量增加;堅持陰天早晨5:00開動增氧機兩小時,補足水體含氧量,滿足魚類天耗氧需求;堅持雨天夜間1:00開動增氧機兩小時,消除夜間水體無氧現(xiàn)狀,滿足魚類下半夜耗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