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海域中,海馬通常喜歡生活在珊瑚礁的緩流中,因為它們不善于游水,故而經(jīng)常用它那適宜抓握的尾部緊緊勾勒住珊瑚的枝節(jié)、海藻的葉片上,將身體固定,以使不被激流沖走。而大多數(shù)種類的海馬生長在河口與海的交界處,因而,它們能適應(yīng)不同濃度的海水區(qū)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海馬和海馬的嘴很小,并且只宜覓食活餌,而不善于游水的它們又不能迅捷地捕食。
海馬必須利用弓形的頸子當(dāng)彈簧,以扭動頭部朝前捕捉獵物,這也限制它們捕捉食物的有效距離,只相當(dāng)于頸子的長度,亦即0.1厘米。然而,海馬卻能利用頭部的特殊形狀,悄悄地靠近獵物,然后加以捕捉,而且成功機率超過90%。海馬的嘴位于長形口鼻的末端,朝獵物移動時,口鼻附近的水紋幾乎不動,所以能夠偷偷地靠近對方,成功捕食。
海馬的攝食量與水溫、水質(zhì)密切相關(guān)。在適溫范圍內(nèi),水溫高,則攝食量大,消化快。水質(zhì)不良時,攝食量減少,甚至停食。在正常條件下,海馬的日攝食量約占體重的10%海馬一次攝食量很大,同時耐饑性也很強,從初生苗到成魚耐饑時間可達4~132天。
水母身體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內(nèi)外兩胚層所組成,兩層間有一個很厚的中膠層,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們在運動時,利用體內(nèi)噴水反射前進,遠遠望去,就像一頂頂圓傘在水中迅速漂游;有些水母的傘狀體還帶有各色花紋,在藍色的海洋里,這些游動著的色彩各異的水母顯得十分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