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除臭系列
特點:
① 能解決大氣污染,改善作業(yè)環(huán)境空氣質量。
② 運行程序化、智能化,可連續(xù)運行或間斷式運行。
③ 不產(chǎn)生臭氧,對呼吸系統(tǒng)無刺激;對管道及設備無腐蝕性,并對儀器儀表有保護作用。
④ 設備可依附于通風系統(tǒng)上,不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間。
⑤ 操作維護簡單,零配件更換方便,無需專人值守。
⑥ 主要設備和部件原裝進口,設備壽命長(離子管使用壽命2萬小時以上,主體設備使用
年限15年以上)。
適用場所:
① 食品加工業(yè)(用于水產(chǎn)、肉禽、蔬菜等食品加工車間,冷藏室等)。
主要功能: 降低空氣中粉塵濃度;消除孢子、病毒、異味。
② 污水、垃圾處理廠等市政行業(yè)(用于污水廠、污水泵站、污泥堆場、糞便處理場等)
主要功能:去除有害氣體;消除懸浮物及有害氣體、異味;減少灰塵、殺滅病毒。
③ 室內空氣凈化(用于飯店、機場、車站、游輪、客房、商店、展覽館、火車站、體育館等)。
主要功能:減少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防止侵害及交叉感染;提高室內空氣的離子濃度。
④ 化學工業(yè)的靜電、除塵(用于化學工業(yè)、電腦機房、造紙工業(yè)、電子工業(yè)、印刷業(yè)等)。
主要功能:減少空氣中的灰塵;消除靜電、異味、揮發(fā)性有機溶劑。
廢氣處理設備的共同特點是將氣體中的污染物資分離出來或轉化為無害物質,以達到廢氣凈化的目的。通常采用的除塵、吸收、吸附、催化、冷凝等廢氣處理技術均屬單元操作,對各種單元操作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共同規(guī)律及內在聯(lián)系就在于三傳的理論。因此動量傳遞、熱量傳遞、質量傳遞及化學反應工程學是廢氣處理設計的基本理論。
一、流體動力過程
研究氣體的流動及氣體和與之接觸的固體或液體之間發(fā)生先對運動時的基本規(guī)律。廢氣處理設備的操作效率與氣體流動狀況有密切關系。研究氣體流動對尋找設備的強化途徑有重要意義。
例如對于管路及設備的阻力,需要利用流體力學的理論去解決、降低流速、上海車間通風改造提高流通面積、改善廢氣處理設備氣體入口的分布狀態(tài)、消除初始動能等措施均有利于降低設備的阻力。
二、熱過程
研 究傳熱的基本規(guī)律并在單元操作中利用這些基本規(guī)律強化設備,提高廢氣處理效率是設計匯總常遇到的問題。設備結構要符合凈化過程的要求。例如催化反應裝置需 及時將反應熱導出,否則會引起催化劑的過熱而使活性下降。為此在設計過程中常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進行熱量衡算,并采取措施以保證操作過程的正常運行。
三、傳質過程
研究物質通過相界面遷移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所有廢氣凈化技術都涉及到異相傳質問題。為保證傳遞速度穩(wěn)定必須有足夠的想接觸面積,需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對設備進行物料衡算。采取措施增大相接觸面積,更新相界面,提高傳質速度。
四、化學反應工程學
化學反應工程學主要是以流體力學、熱傳遞及物質傳遞原理及化學動力學為基礎,研究廢氣處理設備各方面的關系及影響,以闡明工業(yè)反應過程的實質,目的在于控制生產(chǎn)規(guī)模的化學反應過程,并對設計工作者提供理論依據(jù),使之能結合具體工藝要求進行反應器的設計。
光催化氧化
1、處污原理
光催化廢氣處理設備的技術是利用特種紫外線波段,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氧氣催化生成臭氧和羥基自由基及負氧離子,再將VOCs分子氧化還原的一種處理方式。
2、實際應用情況
大部份應用于VOCs處理的UV光催化處理設備是引用過去除臭的技術原理,通常采用雙波長紫外光管,將能量主要用于轉換臭氧,用普通二氧化鈦材料作為催化劑,雖除污效率號稱達到80%以上。實際現(xiàn)在使用的UV光催化處理VOCs設備的效率均較低,在無計算技術的控制下,會大量生成臭氧和中間副產(chǎn)物。
3、主要問題
在UV光催化氧化技術應用中,包括UV管的波長、光催化材料、反應時間、相對濕度、灰塵顆粒物等都是處理VOCs成敗的瓶頸要素。目前普遍認為光催化氧化法能夠將VOCs完全降解生成無害的CO2和H2O等,但是在使用中由于反應時間太短,揮發(fā)性有機物在光催化氧化反應會生成酮、醛等更惡毒的中間產(chǎn)物和大量的臭氧。
近年來工業(yè)城鎮(zhèn)造成臭氧超標的其中因素就是濫用等離子體和產(chǎn)臭氧的UV光催化氧化設備。由于這兩類設備都是試圖通過將空氣中的氧轉變成臭氧后通過化學反應消解工業(yè)廢氣的技術,但因反應條件的制約,使產(chǎn)生的臭氧轉換成自由基和負氧離子的效率極低,同時因反應時間過短,導致設備產(chǎn)生的大部分臭氧未能實現(xiàn)對VOCs處理而直接排放。
生物處理法
1、處污原理
利用微生物對廢氣中的污染物進行消化代謝,實質上是一種生化分解過程,它通過附著在介質上的活性微生物來吸收有機廢氣,將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的水、二氧化碳及其它無機鹽類。
2、實際應用情況
以污染物為微生物的食物來源,生物處理法包括:碳氫氧組成的各類有機物、簡單有機硫化物、有機氮化物、硫化氫及氨氣等無機類。要求小氣量、低濃度、排氣連續(xù)、廢氣處理容器大,雖處理過程比較環(huán)保, 但運維復雜、生物補養(yǎng)繁瑣等原因,使生物處理法形同虛設,因其監(jiān)管難,故仍比比皆是。
3、主要問題
適用性較差:僅適用于特定的污染物,且生物易死亡,對易溶物和易降解污染物進行處理時,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生物因新陳代謝易堵塞;生物法所用填料的比表面積、孔隙率等直接影響反應器的生物量以及整個填充床的壓降及填充床是否易堵塞問題;難實現(xiàn)自動控制;難以提高對各運行參數(shù)的控制能力,維護費用高和難管控故障;菌種培育困難:難篩選出降解各種VOCs氣體的優(yōu)勢菌種;反應場地約束:反應裝置占地面積大、反應時間較長。故生物法在應用中不乏擺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