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性質(zhì):與低級乙酸酯類相比,不易水解;但在苛性堿存在下,水解生成乙酸和異戊醇。乙酸異戊酯在氮氣流中于700℃通過玻璃棉時,分解為3--1-丁烯及少量的丙酮。將氨和乙酸異戊酯的混合物通過熱至490~500℃的氧化鋁時,生成乙腈、異戊醇、乙烯和氫等。乙酸異戊酯在乙醚溶液中與碘化鎂、四氯化鈦生成結(jié)晶性的分子化合物。此外,乙酸異戊酯也能發(fā)生醇解、氨解、酯交換、還原等一般酯類的共同反應(yīng)。
將硫酸及異戊醇加到冰醋酸中,加熱回流,當分餾柱頂端溫度達132℃時,即為反應(yīng)完全。
蒸餾,收集136~143℃餾分為粗品,用飽和食鹽水洗滌二次,用氫氧化鈉、碳酸鈉混合液洗去酸性,再用氯化鈣溶液洗滌,用無水氯化鈣干燥,后進行分餾,收集138~143℃餾分即為成品。
制法:
于裝有分水器的圓底燒瓶中,加入異物醇44g(0.5mol),冰醋酸30g(0.5mol),一粒沸石。慢慢加熱回流。隨著反應(yīng)的進行,分水器中的水層也逐漸增多。當下層水接近分水器的支管時,放出水層至量筒中。待約收集9mL時,停止反應(yīng)。將反應(yīng)液冷卻,加入50mL水。分出有機層,用5%的碳酸氫鈉水溶液反復(fù)洗滌,直至弱堿性。后用飽和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干燥。蒸餾,收集134~142℃的餾分,得乙酸異戊酯51g,收率78%。
危險運輸編碼:UN 1104 3/PG 3
危險品標志:刺激
標識:S2S16S23S25S26S36/S37/S39
危險標識:R10R66R36/37/38
S23:切勿吸入蒸汽。
S25:避免接觸眼睛。
R10:切勿做助燃劑
R66:反復(fù)接觸可能引起皮膚干燥或龜裂。長期接觸可能引起皮膚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