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注:不能只把禮儀定位在“社會交往”范疇。早的禮儀是祭禮,那可不是“社會交往”,那是人們在用心跟鬼神和大自然交往。并且,即使在現(xiàn)代,很多禮儀,也不是社會交往的事情。譬如,奠基儀式,下水儀式,開張儀式等等,人們舉行這些禮儀,其實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表示對大自然或他們心中相信的那個神的敬畏和祈求。
有一種觀點認為,禮儀起源于祭祀。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禮”字的解釋是這樣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意思是實踐約定的事情,用來給神靈看,以求得賜福。“禮”字是會意字,“示”指神,從中可以分析出,“禮”字與古代祭祀神靈的儀式有關。古時祭祀活動不是隨意地進行的,它是嚴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進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指出:“禮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擴展而為人,更其后而為吉、兇、軍、賓、嘉等多種儀制?!边@里講到了禮儀的起源,以及禮儀的發(fā)展過程。
不得在公共場合修剪指甲
社交活動中,人與人之間需要握手。手是儀容的重要部位。一雙清潔沒有污垢的手,是交往時的要求。要經(jīng)常修剪指甲,指甲的長度不應超過手指指尖。修指甲時,指甲溝附近的“暴皮”要同時剪去,不能以牙齒啃指甲。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在任何公共場合修剪指甲,都是不文明、不雅觀的舉止。
體毛必須修整
鼻毛不能過長。過長的鼻毛非常有礙觀瞻??梢杂眯〖舻都舳?,不要用手拔,特別是當著其他人的面。腋毛在視覺中不美觀也不雅觀。白領男士和女士應有意識地不穿暴露腋毛的服飾。女士在社交活動中穿著使腋窩外現(xiàn)的服裝,必須先剃去腋毛,以免有損整體形象。在社交和公務場合,男士不得穿短褲,不得挽起長褲的褲管。女士在穿裙裝和薄型絲襪時,如露出腿毛,應先將其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