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臺。按搭設的位置分為外腳手架、里腳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按構造形式分為立桿式腳手架、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懸吊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爬式腳手架。
90年代以來,國內一些企業(yè)引進國外技術,開發(fā)了多種新型腳手架,如插銷式腳手架,CRAB模塊腳手架、圓盤式腳手架、方塔式腳手架,以及各種類型的爬架。至2013年,國內專業(yè)腳手架生產企業(yè)百余家,主要在無錫、廣州、青島等地。從技術上來講,我國腳手架企業(yè)已具備加工生產各種新型腳手架的能力。但是國內市場還沒有形成,施工企業(yè)對新型腳手架的認識還不足。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jié)點屬于半剛性,且節(jié)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jié)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墻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tǒng)積累和統(tǒng)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于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采用的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guī)范采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于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門式鋼管
1、優(yōu)點
1:門式鋼管腳手架幾何尺寸標準化。
2:結構合理,受力性能好,充分利用鋼材強度,承載能力高。
3:施工中裝拆容易、架設效率高,省工省時、可靠、經濟適用。
2、缺點
1:構架尺寸無任何靈活性,構架尺寸的任何改變都要換用另一種型號的門架及其配件
2:交叉支撐易在中鉸點處折斷;
3:定型腳手板較重,
4:價格較貴
3、適應性
1:構造定型腳手架
2:作粱、板構架的支撐架(承受豎向荷載);
3:構造活動工作臺;
4、搭設要求
1、門式腳手架基礎必須夯實,且應做好排水坡,以防積水
2 、門式腳手架搭設順序為:基礎準備→安放墊板→安放底座→豎兩榀單片門架→安裝交叉桿→安裝腳手板→以此為基礎重復安裝門架、交叉桿、腳手板工序。
3 、門式鋼管腳手架應從一端開始向另一端搭設,上步腳手架應在下步腳手架搭設完畢后進行。搭設方向與下步相反。
4 、每步腳手架的搭設,應先在端點底座上插入兩榀門架,并隨即裝上交叉桿固定,鎖好鎖片,然后搭設以后的門架,每搭一榀,隨即裝上交叉桿和鎖片。
5、腳手架必須設置與建筑物可靠的連結。
6、門扣式鋼管腳手架的外側應設置剪刀撐,豎向和縱向均應連續(xù)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