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 :二級(中國珍稀野生兩棲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國際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
野生娃娃魚的事跡
野生娃娃魚的事跡(8張)
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 :待定(I)
特有種 :是 大鯢
瀕危等級 :瀕危
保護措施 :人工飼養(yǎng),人工繁殖,等級,已有保護區(qū)。
娃娃魚是水生動物中的另類,不少人認為娃娃魚的名字由來是因為它們的叫聲就像小娃娃的哭啼聲。但實際娃娃魚并不會哭啼,它們沒有聲帶??赡馨l(fā)出聲音的時候,就是它們在被人捕捉受到驚嚇的時候,正好肺里有空氣,空氣被擠壓出來而發(fā)出微弱的聲音。
娃娃魚長得丑,全身灰色有黑斑,一些養(yǎng)殖場的娃娃魚會出現(xiàn)橙色的變異。不過娃娃魚的身體有點粗,圓筒一樣,兩側的皮膚褶皺在一起像抹布。尾巴則是側扁的,非常有力氣。
然而娃娃魚也很可愛。它的嘴非常大,為了配合這么大的嘴,所以娃娃魚的腦袋也顯得大,扁的。大腦袋大嘴,眼睛卻非常小,小豆子一樣,還有胖乎乎的小手。
因為人們的貪食,追求不存在的藥用價值,大鯢在三十年前被大量抓捕食用,超大個的大鯢已經消失。所以幾乎見不到笨笨這么大的個體。盡管養(yǎng)殖場的養(yǎng)殖技術日趨成熟,一米左右的大鯢還是不少。但是野外野生的大鯢不多。曾經有大鯢的河流,因為人們的過度捕撈,野生大鯢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再加上中小型水電站大壩的建設,開礦引起的河流水污染等原因導致這些河流已經不適宜大鯢的生存,許多地區(qū)的大鯢已經消失。殘存的野生大鯢,不少都不得不退縮到溶洞中躲避人類的影響茍延殘喘。為了保護極少的野生大鯢,江西省靖安縣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在全國個發(fā)布公告保護大鯢,設立全國個大鯢自然保護區(qū),建立全國個大鯢研究所,而且在2001年將大鯢定為縣吉祥物。而國家在1988年就將大鯢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陸續(xù)在江西、湖南、陜西、四川、甘肅、湖北和貴州等地方設立保護區(qū),用來保護野生的大鯢種群和它們的棲息地。
娃娃魚的生活習性為:
生性兇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蟲、魚、蟹、蝦、蛙、蛇、鱉、鼠、鳥等為食。捕食方式為“守株待兔”。它的牙齒不能咀嚼,只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大鯢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間,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間靜守在灘口石堆中,一旦發(fā)現(xiàn)獵物經過時,便進行突然襲擊,因它口中的牙齒又尖又密,獵物進入口內后很難逃掉。娃娃魚有很強的耐饑本領,飼養(yǎng)在清涼的水中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它同時也能暴食,飽餐一頓可增加體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時,還會出現(xiàn)同類相殘的現(xiàn)象,甚至以卵充饑。平時躲躲藏藏,喜歡把身體的顏色和周圍的石子一樣,免得天敵發(fā)現(xiàn)它。娃娃魚小時候用的是鰓呼吸,長大后用肺呼吸。娃娃魚棲息于山區(qū)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