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 檢查注塑機(包括零件、部件及線路)
1、利用感官檢查(繼續(xù)深入觀察的過程)
(1)看:插頭及插座有無異常,電機或泵的運轉是否正常,控制調整位置是否正確,有無起弧或燒焦的痕跡,保險絲好壞,液體有無泄漏,潤滑油路是否暢通等。
(2)摸:注塑機振動情況,元(組)件的熱度,油管的溫度,機械運動的狀態(tài)。
(3)聽:有無異常聲響。
(4)嗅:有無焦味、漏氣味、其它異味。
(5)查:工件的形狀與位置變化,注塑機性能參數的變化,線路異常檢查。
2.評定檢查結果
評定故障判斷是否正確,故障線索是否找到,各項檢查結果是否一致。
第三步 故障位置的確定
1、識別系統結構及確定測試方法
查閱注塑機說明書,識別注塑機是哪一種結構,用什么方法進行測試,需要什么測試手段,可能獲得什么測試參數或性能參數,在什么操作條件下進行測試,必須遵守哪些措施,是否需要操作許可證。
2、系統檢測
采用適合于系統結構的技術檢測。在合適的測試點,根據輸入和反饋所得結果與正常值或性能標準進行比較,查出可疑位置。
第四步 修理或更換
1、修理
查找故障原因,針對注塑機故障進行修理并采取預防措施;檢查相關零件,防止故障擴散。
2、更換
正確裝配調試更換零件,并注意相關部件。換下的零件進行修理或報廢。
第五步 進行性能測定
1、起動注塑機
零部件裝配調試后起動注塑機,先手動(或點動),然后進行空載和負載測定。
2、調節(jié)負載變化速度由低到高,負載由小到大,系統壓力不能超過140kg/cm2,按規(guī)定標準測定性能。
3、擴大性能試驗范圍
根據需要,由局部到系統逐步擴大性能試驗范圍。注意非故障區(qū)系統運行狀況。如性能滿足要求則交付使用,如不滿足要求則重新確定故障部位。
第六步 記錄并反饋
1、收集有價值的資料及數據
如注塑機故障發(fā)生的時間、故障現象、停機時間、修理工時、修換零件、修理效果、待解決的問題、結算費用等,按規(guī)定的要求存入檔案。
2、統計分析
定期分析注塑機使用記錄,分析停機損失,修訂備忘目錄,尋找減少維修作業(yè)的重點措施,研究故障機理,提出改進措施。
3、按程序反饋有關故障上報主管部門,并反饋給注塑機制造單位。
立式注塑機的特點:
1、立式注塑機注射時的裝置和鎖模裝置処于同一垂直中心線上,且模具是沿上下方向開閉。其占地面積只有臥式機的約一半,因此,換算成占地面積生產性約有二倍左右。
2、立式注塑機容易實現嵌件成型。因為模具表面朝上,嵌件放入定位容易。采用下模板固定、上模板可動的機種,拉帶輸送裝置與機械手相組合的話,可容易地實現全自動嵌件成型。
3、立式注塑機的模具的重量由水平模板支承作上下開閉動作,不會發(fā)生類似臥式機的由于模具重力引起的前倒,使得模板無法開閉的現象。有利于持久性保持機械和模具的精度。
4、立式注塑機通過簡單的機械手可取出各個塑件型腔,有利于精密成型。
5、立式注塑機一般鎖模裝置周圍為開開放式,容易配置各類自動化裝置,適應于復雜、精巧產品的自動成型。
6、立式注塑機拉帶輸輸送裝置容易實現串過模具中間安裝,便于實現成型自動生產。
7、立式注塑機容易保證模具內樹脂流動性及模具溫度分布的一致性。
8、立式注塑機配備有旋轉臺面、移動臺面及傾斜臺面等形式,容易實現嵌件成型、模內組合成型。
9、立式注塑機小批量試生產時,模具構造簡單成本低,且便于卸裝。
10、立式注塑機經受了多次地震的考驗,立式機由于重心低,相對臥式機抗震性更好。
二手立式注塑人使用前如何檢查判定
(1)使用前的檢查
■ 油箱內油量的檢查: 觀察,油量應該確定在標準油量內;
■ 室溫與油溫的檢查: 一般可只在冬夏雨季進行.當室溫(環(huán)境溫度)低于0°C時,應預熱油液;當室溫高于35°C時,要考慮散熱措施;
■ 壓力表的檢查:觀察壓力表是否指針擺動嚴重,是否能回零位以及量程狀態(tài)等情況;
■ 溫控部分檢查:溫控器、感溫線、發(fā)熱圈、交流接觸器或固態(tài)繼電器等檢查, 升溫時間, 溫度偏差是否正常等
(2)使用中的檢查
■ 啟動時溢流閥要確認調至壓力,即將調壓手柄擰松,再點動油泵觀察有無不正常情況:如泵是否能出油,是否有不正常聲音,壓力表是否波動厲害等; ■ 調節(jié)和檢查溢流閥的調節(jié)壓力,是否能連續(xù)均勻升降,一切正常后再調至設定壓力;
■ 油溫、泵殼溫度、電磁鐵溫度的檢查:油溫在20°C-50°C時算正常,泵殼溫度比室溫高10°C-30°C也算正常,電磁鐵溫升按電磁鐵銘牌所示;
■ 漏油情況檢查:泵結合面、輸出軸、管接頭、油缸活塞桿與端蓋結合處、油箱各側面等處,各閥類元件安裝面、安裝螺紋及安裝法蘭等處漏油情況的檢查;
■ 噪聲振動檢查:油泵有無"咯咯……"聲音,電磁鐵有無"嗡嗡……"聲,管路有無振動聲,油缸有無換向時的沖擊聲,管路是否振松等情況的檢查;
■ 壓力表的檢查;
■ 電氣元件工作情況,裝置可靠程度檢查;
■ 各機柱、油缸元件的緊固螺帽和螺絲是否松動檢查。
(3)使用后的檢查
■ 油箱油面檢查:停機后如發(fā)現油面下降很多,應查明減少的部分油液的去處,是從何處外漏,流向何處(地面、地溝還是冷卻水箱);
■ 油箱、各液壓元件、油缸等裸露表面污物的清掃和擦洗,電控箱內部清潔;
■ 各閥手柄位置應恢復到"卸壓" "停止" "后退" 等位置;
■ 如果方便,應用手觸摸濾油器,確認污物堵塞的情況,做出記錄和處置;
■ 檢查控制開關按鈕以及各電氣元件是否松動,動作靈敏程度等;
■ 機柱與含油軸承活動連接運動部位加注潤滑油;
■ 關掉電源,填寫交接班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