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多年里,越來越多的國家涉及雨水集流系統(tǒng)的技術領域,1989年8月在馬尼拉第四次國際雨水收集系統(tǒng)會議上成立國際雨水集流系統(tǒng)協(xié)會,致力于提高和改進雨水集水技術的規(guī)劃、開發(fā)、管理、技術和教育。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在利用收集的雨水解決人們的生活用水和城市用水的問題,住宅小區(qū)內雨水的利用已在歐美發(fā)達國家逐步進入到標準化和產業(yè)化的階段。德國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發(fā)展城市集雨系統(tǒng)并逐步走向產業(yè)化、規(guī)范化,并于1989年制訂了屋面雨水利用設施標準(DIN1989.01),向集成化、綜合化方向發(fā)展。
雨水通過屋頂流進雨水初期棄流裝置,經過過濾后,棄流的雨水由污水管排出,可被利用的雨水流進花壇滲濾凈化裝置,少量雨水被花壇中植被吸收,剩余雨水由裝置中滲透管流進集水井。滲透管與集水井底部的過濾器相連,過濾器上布有均勻的圓形孔,過濾后的雨水通過孔流進集水井。同時,雨水通過低勢綠地的植被自然下滲,經過組裝后的雨水收集模塊,將雨水中混有的較大雜質排除在外界,并對雨水進行收集。收集的雨水經過進水管流進集水井底的過濾器,經過濾器過濾后進入集水井。集水井中有抽水管,抽水管通過水泵的作用將集水井中收集的雨水抽入水箱,具體回收利用流程如圖1所示。水箱中的雨水經多次滲透過濾后已較為干凈可以用于洗衣服、沖廁所等用途。
雨水回收利用系統(tǒng)的構筑物均建在地面下,由于其特殊性,由土建工序和安裝工序組成?,F重點針對濾板施工要求進行闡述,濾板施工質量的好壞,決定了雨水回收的水質,在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根據設計圖紙,濾板的鋪裝從基準點開始,以基準線為基準,按設計樣式鋪裝。
2) 鋪裝微孔板時,不得站在找平層上作業(yè)。
3) 濾板必須平整輕放在找平層上,手按住板表面,用1kg的橡皮錘或用4 磅鐵錘錘木墊板敲擊磚中間1/3面積處,使板與找平層錘實,以免發(fā)生空鼓。
4) 板與板之間為自然縫,落板必須貼近已鋪好的板垂直落下,不能推板,造成積砂現象。
5) 板與板之間鄰近接觸面角必須在同一平面,每行鋪裝必須用水平尺結合標高線進行找平,誤差必須6) 如遇到切板現象,必須將板進行彈線切割; 如遇到連續(xù)切割板的現象,必須保證切邊在一條直線,偏差7) 鋪裝濾板面整體要求必須平整一致,同時坡向要根據現場利于排水面而調整。
8) 遇到出水井或者排泥井時,應結合施工圖紙根據現場的具體位置做調整。
9) 每班次收工時應做收邊處理,以防止邊緣板松動。
10) 施工完成后,養(yǎng)護24h 后,將已鋪裝好的濾板用填縫砂填縫,填縫時應務必將板縫填滿,同時將遺留在濾板表面上的余砂清理干凈。
微孔過濾板鋪裝完成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小于14d。
雨水的利用按照用途大致分為簡單利用和深度利用兩類。簡單利用主要是指收集雨水以滲透的方式補充地下水或者補充河道水:深度利用是將雨水進行收集、貯存和凈化處理后,水質達到《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2006)標準,然后直接用于沖洗路面、綠化、洗車、沖廁等。因此,根據雨水的用途,我們確定兩類的雨水處理方式:簡單雨水預處理排放及深度雨水處理回用。
雨水綜合利用是一種新型的多目標綜合性技術,是實現節(jié)水、減少污水污染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措施。在國家提倡綠色建筑的形式下,國內許多大型綠色建筑中都將雨水回收利用作為一項節(jié)能指標,所以在施工中必須掌握好雨水回收利用系統(tǒng)的施工工藝,更好地服務綠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