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沒有密 度儀的情況下,一張印好的產(chǎn)品放在看樣臺上,查看它的墨層印跡。若網(wǎng)點印得較飽滿,實地平服,然后拿起來,面對印品,在印品背面加光照狀況下用肉眼看印品,印品透射光下呈微透亮即可,完全不透一點亮說明墨層太厚,墨量太多,印刷品印出來以后再對照一下原稿或打樣的墨色是否一致,比已干燥的打樣稿略深一點點為佳),后以合適的墨量簽樣,正式開印。版面的墨量和水量的確定和平衡,要貫穿在整個印刷過程中。對于操作者來說是一個必須很好掌握的基本功。
當(dāng)根著墨輥與印版滾筒空擋(叼口位置)接觸時,產(chǎn)生的沖擊力使竄墨輥被頂起,隨后落下,竄墨輥與著墨輥間產(chǎn)生滑移,影響根著墨輥轉(zhuǎn)移到版面的墨量變化,從而產(chǎn)生“條杠”,同時也影響第二根粉墨輥墨膜的均勻度;當(dāng)?shù)诙勰伵c印版滾筒空擋接觸時,也使竄墨輥經(jīng)歷被頂高又落下這個過程,此時根著墨輥正處于印版內(nèi),落下的竄墨輥沖擊根著墨輥而產(chǎn)生“條杠”。同理,第三、四根著墨輥也會對印版產(chǎn)生“條杠”,因而整個版面出現(xiàn)時輕時重的“條杠”群。
從墨斗中輸出油墨,到版面上均勻地附著油墨,有一系列的相關(guān)裝置,平版和凸版印刷中這些裝置相似,而凹版印刷中則不同。
平版和凸版印刷機上,從墨斗中由墨斗輥傳出少量的油墨,傳給傳墨輥,再傳給串墨輥、勻墨輥使油墨均勻后由著墨輥向版面上上墨。作為附屬裝置有攪拌器。
凹版印刷時,印版滾筒在墨斗中,進行高速旋轉(zhuǎn),由刮墨刀刮去多余的油墨。其方法有淹輥方式、上墨輥方式和噴淋方式三種,高速印刷時采用噴淋方式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