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仿木護欄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
一、仿木護欄的歷史:
欄桿是橋梁和建筑上的設施,欄桿在使用中起分隔、導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區(qū)域邊界明確清晰,設計好的欄桿,很具裝飾意義。周代禮器座上有類似欄桿的構件。漢代以臥權式欄桿為較多。六朝盛行鉤片勾闌。欄桿轉角立望柱或尋杖絞口造者,均可見于云岡石窟、敦煌壁畫。元明清的木欄桿比較纖細,而石欄桿逐漸脫離木制欄桿的形制,趨向厚重。清末以后,西方古典比例、尺度和裝飾的欄桿形式進入中國。
二、現(xiàn)有技術問題:
仿木護欄,是利用現(xiàn)代的工藝,采用一些特定的材料仿照樹木的外觀制作而成,用來代替原有的木質護欄,在環(huán)境重要性越來越重要的現(xiàn)在,仿木欄桿即減少了樹木的使用,而且保持整體的美觀性。
現(xiàn)有采用混凝土制成的仿木欄桿,在經過日曬雨淋后,容易膨脹開裂,從而影響整體使用的性。
三、解決方案:
現(xiàn)有技術較難達到人們的需要,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現(xiàn)給大家介紹一種新型的仿木欄桿原料配方:
仿木護欄的原料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組成:原料漿100~120份,礦渣粉32~48份,C類二級粉煤灰24~45份,碎石260~550份,液態(tài)硬化劑85~150份,高密度聚丙烯樹脂纖維0.5~1份,混合砂290~465份,減水劑2~4份,CTF混凝土增效劑1~1.5份,地表水75~120份、高嶺土5~10份、海泡石粉5~10份,該設計操作簡單,綜合適用性高,易于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