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中藥材名。本品為寄生于槐樹上的木耳。功能主治為:治痔瘡,便血,脫肛,崩漏。①《藥性論》:能治風,破血,益力。②《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陰中瘡痛。③《本草圖經》:治大便血及五痔、脫肛等。
性味歸經
①《藥性論》:平。
②《唐本草》: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
治痔瘡,便血,脫肛,崩漏。
①《藥性論》:能治風,破血,益力。
②《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陰中瘡痛。
③《本草圖經》:治大便血及五痔、脫肛等。
槐栓菌子實體無柄,菌蓋半圓形,常呈覆瓦狀,木栓質,棕褐色,近光滑,有少數環(huán)紋,(2.5-7)cm×(3-4)cm,菌肉黃白色,干后有香味,厚4-300mm,菌管長約5mm,壁厚而光整,孔口黃白色,多角形,每1mm間5-6個,孢子無色,光滑,孢子印白色,常有囊狀體。
公司獨創(chuàng)槐耳菌人工種植方法:將新鮮、黑槐樹放置在綠陰下自然干燥,自然風化。注意雨季時不能浸泡在水里,以防止樹內有益物質被浸出。同時制配培養(yǎng)基,將硫化煤(即含硫黃較高的煤)鋪設在樹干下面,厚度10cm左右,構成槐耳菌的培養(yǎng)基。注意黑槐本身的陰陽面不改變,將陽面仍然向陽,因向陽面含有益物質較高,槐耳是向陽生菌物,接受陽光的放射元素。待2-3年自然風化期后,樹質微有腐化,可進行菌種接種,將槐耳菌根接種于黑槐樹培養(yǎng)基向陽的一面。接種一周后進行培養(yǎng),每日早晚進行噴灑水,連續(xù)4-5天,固體發(fā)酵法生產槐耳菌質,液體培養(yǎng)法生產菌絲體。固體發(fā)酵菌絲體生長溫度5℃,溫度37℃,適pH5.5。液體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玉米粉2%,豆餅粉2%,pH5左右。溫度:27-28℃。種齡:96h。接種量:10%-15%。培養(yǎng)時間:6-7d。在上述適宜培養(yǎng)條件下,液體培養(yǎng)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