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用裝載機鏟斗結構,其斗體常用低碳、耐磨、高強度鋼板焊接制成,切削刃采用耐磨的中錳合金鋼材料,側切削刃和加強角板都用高強度耐磨鋼材料制成。鏟斗切削刀的形狀分為四種。齒形的選擇應考慮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于更換等因素。齒形分尖齒和鈍齒,輪胎式裝載機多采用尖形齒,而履帶式裝開機多采用鈍形齒。斗齒數目視斗寬而定,斗齒距一般為150-300mm。斗齒結構分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中小型裝載機多采用整體式,而大型裝載機由于作業(yè)條件差、斗齒磨損嚴重,常采用分體式。分體式斗齒分為基本齒2和齒尖1兩部分,磨損后只需要更換齒尖。
裝卸方式:①前卸式:結構簡單、工作可靠、視野好,適合于各種作業(yè)場地,應用較廣;②回轉式:工作裝置安裝在可回轉360°的轉臺上,側面卸載不需要調頭、作業(yè)效率高、但結構復雜、質量大、成本高、側面穩(wěn)性較差,適用于較狹小的場地。③后卸式:前端裝、后端卸、作業(yè)效率高、作業(yè)的性欠好。
磨損速度快由于新機器零部件加工、裝配和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其摩擦表面粗糙,配合面接觸面積小,表面的承壓狀況不均。機器在運行過程中,零件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嵌合摩擦,磨落下來的金屬碎屑又作為磨料繼續(xù)參與摩擦,更加速了零件配合表面的磨損。因此,磨合期內容易造成零部件(特別是配合表面)的磨損,磨損速度快。這時,如果超負荷作業(yè),則可能導致零部件的損壞,產生早期故障。
發(fā)生松動新加工裝配的零部件,存在幾何形狀和配合尺寸的偏差,在使用初期,由于受到沖擊、振動等交變負荷,以及受熱、變形等因素的影響,加上磨損過快等原因,容易使原來緊固的零部件產生松動。
發(fā)生滲漏現象由于機件的松動、振動合機器受熱的影響,機器的密封面以及管接頭登出會出現滲漏現象,部分鑄造、加工等缺陷在裝配調試時難于發(fā)現,但由于作業(yè)過程中的振動、沖擊作用,這種缺陷就被暴露出來,表現為漏(滲)油(水),因此,磨合期容易出現滲漏現象。
操作失誤多由于對機器的結構、性能的了解不夠(特別是新的操作者),容易因操作失誤引起故障,甚至引起機械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