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遺址也出土銅制品,一般居民也擁青銅制品。此外,這個時期的青銅制品多樸實無飾,就是有紋飾的銅鏡也僅為星條紋、三角紋等等的幾何文飾,絕無三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感。
青銅器常見花紋之一,是饕餮紋,也叫獸面紋。這種紋飾早出現(xiàn)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qū)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東龍山文化繼承了這種紋飾。饕餮紋,本身就有濃厚的神秘色彩?!秴问洗呵铩は茸R》篇內(nèi)云:“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惫蚀?,一般把這種獸面紋稱之為饕餮紋。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像鳥、像鳳、像人的。西周時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色彩逐漸減退。龍和鳳,仍然是許多青銅器花紋的母題??梢哉f許多圖案化的花紋,實際是從龍蛇、鳳鳥兩大類紋飾衍變而來的。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另一個突出特征是制作工藝的精巧絕倫,顯示出古代匠師們巧奪天工的創(chuàng)造才能。用陶質(zhì)的復(fù)合范澆鑄制作青銅器的和范法,在中國古代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陶范的選料塑模翻范,花紋刻制均極為考究,渾鑄、分鑄、鑄接、疊鑄技術(shù)非常成熟。隨后發(fā)展出來無須分鑄的失蠟法工藝技術(shù),無疑是青銅鑄造工藝的一大進步。古人認為青銅器極其牢固,銘文可以流傳不朽,因此要長期流傳的事項必須鑄在青銅物之上。因此,銘文已成為今天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材料。
在青銅器上加以鑲嵌以增加美觀,這種技術(shù)很早就出現(xiàn)了。鑲嵌的材料,種是綠松石,這種綠色的寶石,至今仍應(yīng)用在首飾上。第二種是玉,有玉援戈,玉葉的矛,玉刃的斧鉞等。第三種隕鐵,如鐵刃銅鉞,鐵援銅刃,經(jīng)鑒定,鐵刃均為碩鐵。第四種是嵌紅銅,用紅銅來組成獸形花紋。春秋戰(zhàn)國時也有用金、銀來鑲嵌裝飾的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