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雙層、三層、多層的波紋管,特別是極薄壁不銹鋼材波紋管發(fā)展得很快。為了滿足使用要求,人們采用焊接,電鑄、機加、液壓和機械旋壓等各種工藝方法來制造波紋管。小公稱通徑為2毫米,公稱通徑可達400~500毫米,甚至有通徑為10米的巨形波紋管。波紋數少1~2個,多可達連續(xù)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個。
從波紋管作為金屬軟管本體的重要意義來講。金屬波紋管的發(fā)展,也就意味著金屬軟管的發(fā)展。隨后,人們在波紋管外表面包覆上橡膠、塑料或者尼龍等材料,鎧裝由金屬絲或金屬帶所構成的網套,變換各種各樣的接頭形式·為適應各種使用條件下的不同要求創(chuàng)造了多種形式的金屬軟管。
管道的安裝應力
在復雜的管路系統(tǒng)中,常常出現由于空間位置條件的限制,造成安裝工作上的種種困難:成型的管子裝不上去;彎過去、正過來,湊合裝上去的管子,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局部的冷校正。根據管子通徑和現場的具體情況不同,冷校正量從幾毫米至幾十毫米,有的達數百毫米。實踐證明,該量越大,其內應力也就越高,這些殘留在管路系統(tǒng)中的安裝應力,無疑地是極大隱息。
吸收振動
某巨型建筑,大廳內空調是由固定在地下室的6FWB機組提供的。機組振動通過連接管道這個橋梁,一直傳到地面大廳內,噪音值達45dB。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人們總覺得有一種不適之感。改進設計后,在連接管道上串接了金屬軟管,不僅吸收了部分由機組振動所產生的噪音,管系中流體脈動所產生的噪音也被吸收了不少,此時,地面大廳內噪音值僅為33dB,大大地改善了廳內的環(huán)境。
能夠吸收振動,它不僅可以提高系統(tǒng)疲勞破壞的能力,還可以達到降低噪音之效果。某些管路系統(tǒng)采用金屬軟管,原因就在于此。
耐腐蝕、耐高溫、耐低溫(-196℃~+420℃),重量輕、體積小、柔軟性好。廣泛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冶金、電力、造紙、木材、紡織、建筑、醫(yī)藥、食品、、交通等行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