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格檢查是指對人體形態(tài)結構和機能發(fā)展水平進行檢測和計量。其內容包括:(1)運動史和疾病史;(2)形態(tài)指標測量;(3)生理機能測試;(4)身體成分測定;(5)特殊檢查(化驗、X光、心電、腦電、肌電、超聲心動、肌肉針刺活檢等)。
1.應以病人為中心,要關心、體貼病人,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醫(yī)德修養(yǎng)。
2.檢查過程中,應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醫(yī)師應儀表端莊,舉止大方,態(tài)度誠懇和藹。
4.醫(yī)師應站在病人右側。檢查病人前,應有禮貌地對病人做自我介紹,并說明體格檢查的原因、目的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取得病人密切配合。檢查結束應對病人的配合與協(xié)作表示感謝。
5.檢查病人時光線應適當,室內應溫暖,環(huán)境應安靜;檢查手法應規(guī)范輕柔;被檢查部位暴露應充分。
6.全身體格檢查時應、有序、重點、規(guī)范和正確。
7.體格檢查要按一定順序進行,避免重復和遺漏,避免反復翻動病人,力求建立規(guī)范的檢查順序。通常首行生命征和一般檢查,然后按頭、頸、胸、腹、脊柱、四肢和神經系統(tǒng)的順序進行檢查,必要時進行生殖器、肛門和直腸檢查。根據病情輕重、避免影響檢查結果等因素,可調整檢查順序,利于及時搶救和處理病人。
8.在體格檢查過程中,應注意左、右及相鄰部位等的對照檢查。
9.應根據病情變化及時進行復查,這樣才能有助于病情觀察,有助于補充和修正診斷。
健康體檢用于了解受檢者健康狀況,根據檢查結果,明確有無異常體征,進一步分析這些異常體征的性質。有些異常體征本身就是生理性變異,可以定期復查,有些異常體征可能是疾病危險因素,需要通過健康促進手段去干預和糾正;而有些體征則就是疾病的診斷依據,需要進一步檢查和確診。
傳統(tǒng)方法
為了準確地說明如何使用體檢報告管理軟件,讓我們先看看體檢業(yè)務的大概流程。一般情況下,體檢的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體檢內容:無論是團體體檢或是個人體檢,首先要確定體檢的內容,給體檢人員發(fā)放一個表格或本子,其中詳細列出了各個科室的體檢項目。
2、收費:對于個體體檢,根據體檢的內容,核算出收費金額交費;對于團體體檢,一般情況下不在收費窗口現(xiàn)場結算,由體檢中心的商務人員協(xié)商付款的金額、進程和其他手續(xù)。
3、逐個科室檢查:體檢人員根據體檢表中的內容,到各個體檢科室逐項檢查,體檢醫(yī)生將檢查結果填寫到體檢表格中。一個科室的體檢完成后,填寫科室體檢小結;
4、總檢:所有的體檢科室都進行完畢后,將體檢表格交到總檢醫(yī)生處,由總檢醫(yī)生對整個體檢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并給出相應的保健建議。
5、輸出報告:對于個體體檢,將體檢報告(內容可繁可簡,視用戶需要)發(fā)給個人。對于團體體檢,不僅要發(fā)放個體體檢報告,而且要對單位的體檢結果進行匯總,寫出單位的體檢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