鈀金常態(tài)下不易氧化和失去光澤,溫度400℃左右表面會產生氧化物,但溫度上升至900℃時又恢復光澤。鈀金具有的物理與化學性能,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和具有極強的伸展性,在純度、稀有度及耐久度上,都可與鉑金互相替代,無論單獨制作首飾還是鑲嵌寶石,堪稱理想的材質。鈀金首飾的美麗,源于古希臘人濃郁的浪漫時尚氣質和古典生活情調,從而使人們得到美的享受。它是純潔、美麗、智慧、永恒的象征。鈀金異常堅韌,鈀金制成的首飾不僅具有鉑金般自然天成的迷人光彩,而且經得住歲月的磨礪,歷久如新。
鈮是一種閃亮的白色金屬,當暴露在空氣中時,通常會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鈮有一段曲折的歷史。沃拉斯頓將鈮鐵礦與另一種礦物鉭鐵礦進行了比較,并宣布鈮實際上是鉭元素。這兩個元素非常相似,總是一起被發(fā)現并且很難分離。
銦是由中低質量恒星中持久過程產生的。銦是地殼中第 68 位豐富的元素,含量約為 50 ppb。已知的銦礦物少于 10 種,沒有一種以足夠的濃度出現以進行經濟提取。銦通常是更常見的礦石礦物的微量成分,例如閃鋅礦和黃銅礦。大多數銦用于制造氧化銦錫,這是觸摸屏、平板電視和太陽能電池板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它導電,與玻璃緊密結合并且是透明的。氮化銦、磷化物和銻化物是用于晶體管和微芯片的半導體。銦金屬粘附在玻璃上,生物作用銦沒有已知的生物學作用。
關于銦回收率和純度是說法是迄今為止報道的值,銦以其光譜中明亮的靛藍線命名。日本人發(fā)現棉花是一種很難染色的織物,除了靛藍。銦在自然界中未被發(fā)現,但通常與鋅礦物和鐵、鉛和銅礦石有關。它作為鋅精煉的副產品在商業(yè)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