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牌”卷煙原配方中所用美國煙葉比重較大,這些都是過去進口庫存的陳煙,當時的情況(新中國成立)不可能繼續(xù)進口美國煙葉,因而庫存漸少,如何繼續(xù)生產(chǎn)成為主要和緊迫的問題。顯然,以國產(chǎn)煙葉代替進口煙葉是的出路。為此,我們進一步研究各種進口煙葉的香味特征,并與國產(chǎn)各地方等級煙葉的香味品質(zhì)作比較。研究認為,進口煙葉中部分香味屬濃香型,這種煙葉基本可以用當時的上等許昌陳煙腰葉代替,供應量較充足,問題不大;另一類香味屬清香型,部分云南煙葉與之較近似,可部分代替。此外,福建永定新發(fā)展的烤煙具有另一特征的清香,河南鄧縣的烤煙(當時稱鄧炕)也具有較獨特的清香,問題是數(shù)量有限,只能少量使用。當時數(shù)量較足的山東和貴州的部分烤煙雖然清味不甚突出,但可以起到協(xié)調(diào)煙香的作用。
品牌的定位:中式經(jīng)典醇香型烤煙。
品牌核心價值:黃河厚載、金葉天成。
作為黃金葉品牌的核心價值,“經(jīng)典醇香”定義了黃金葉的品牌價值和產(chǎn)品屬性,是黃金葉品牌與生俱來的品質(zhì)內(nèi)涵,表達了黃金葉消費者對黃金葉品牌的品質(zhì)信賴和價值歸屬感。
“南京”牌創(chuàng)牌于50年代中期,一直沿用至今,為煙標愛好者青睞的一個系列收藏品種。
早的“南京”牌在民國時期就有了??箲?zhàn)勝利后,民國首都遷回南京,當時市內(nèi)的“光明兄弟煙廠”推出了一種“南京”牌,該煙為20支橫軟包裝,白色底色,主圖為淡赭色鋼筆素描的中山陵,副圖是建筑物上飄揚著旗幟;配以金邊紅線條,整個設計清爽淡雅,文字除副版中文牌名和廠名外全是英文。此標算得上是南京老煙標中的珍品了,也是代的“南京”牌煙標。
解放后,雖然“光明兄弟煙廠”仍在經(jīng)營,但好像沒有再生產(chǎn)“南京”牌,直到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光明兄弟煙廠”并入了南京卷煙廠前身“南京勤豐煙廠”。勤豐煙廠于1956年前后推出了新版“南京”牌,紅底色,飾以黃色線條的如意云紋和平鴿,以象征新中國保衛(wèi)和平的決心及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主、副版的“南京”牌名分別為方和圓的帶陰影的白色美術字,此煙推出后便成為了南京的名煙。這是第二代“南京”。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南京卷煙廠在第二代“南京”的基礎上推出了第三代“南京”。整體設計不變,紋飾全部變化,主圖黃色線條紋為南京長江大橋,副圖是建設場景,邊飾改為了文革中有代表性的向日葵紋。廠名是“國營南京卷煙廠”。第三代“南京”的設計迄今仍在生產(chǎn)使用。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南京卷煙廠曾推出了另一種設計的“南京”,白底色,圖案為紅黃色塊的南京長江大橋橋頭堡和新火車站,但此煙銷售時間極短,估計是試制產(chǎn)品。應該算是第四代了。
進入九十年代,包裝向化發(fā)展,南京卷煙廠也適時推出了第五代“南京”牌,第五代“南京”為硬盒,整體設計比較簡潔,主要圖案為南京市的市徽“辟邪、城門、龍鳳”,按不同檔次底色不同,有的配有暗云紋,大致有綠、金、紫紅、紅等幾種,其中紫紅和紅兩種是高級品,銷量非常好。
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五代“南京”牌煙標,其代煙標已是可遇不可求了。“南京”牌系列煙標有十多種,加上細小差別約有三十多種,成了系列煙標收藏家族中的重要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