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牌始創(chuàng)于50年代初,它一問世就以優(yōu)良的品質蜚聲界,由于當時全國保上海,上海保“中華”煙的形勢和“中華”產量較少的事實,使得“中華”煙起初有充足的原料供應作保證,難度不在配方,而在于落后的生產設備和落后的生產工藝上。當時制絲車間對加工工藝參數的控制和摻和的均勻性成為了“中華”煙進一步發(fā)展的障礙。在當時的情況下,煙廠職工憑著高度的責任心和豐富的經驗,確保了“中華”煙的內在質量。到了八、九十年代,隨著煙廠技改的進行,國外的先進設備不斷引進,工藝設備上小改小革的不斷涌現,生產自動化程度和精度不斷提高,工藝問題得以解決,但隨之帶來的是配方上難度加大,原因有二:其一是逐年提升的“中華”煙產量給配方原料的供給帶來了壓力;其二是市場經濟的杠桿作用使上海采購上等煙越來越困難,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美國煙葉品種K326以其高產、抗蟲害、抗氣候能力強等優(yōu)點,激起了廣大煙農的種植熱情,但此種品種種出的煙葉有一特性,即香氣濃、勁頭大,不適應“中華”煙的配方要求。二是由于各家煙廠都想在卷煙銷售市場尋得一席之地,故而對上等煙葉的搶購日趨白熱化,適用于“中華”煙的上等煙采購更是舉步維艱。針對嚴峻局面,1993至1994年“中華” 煙配方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調整。當時的配方小組首先對配方體系進行了變動,由原來的少地區(qū)、少等級、大比例的配方模式向多地區(qū)、多等級、小比例的配方模式轉變,以期降低由于原料短缺給產品帶來的風險。其次,(集團)公司加大了基地的建設力度。基地由原來的河南、云南、貴州、山東四省逐步擴充至四川、福建、湖南、東北,拓展了“中華” 煙葉原料的來源渠道。另外,為節(jié)約煙葉資源,配方小組對“中華” 牌的配方進行了調整,并輔之于重新調制后的香精,使“中華”牌卷煙保持了原有的風格,同時使產品原料的瓶頸現象得以緩解。當然,對“中華”煙配方的每一次調整,無論大與小,都是經過了嚴格的論證和反復的試驗??梢灾v,為了保證“中華”煙的產品質量,公司上下是不遺余力的,類似“中華”煙挑葉、普查和單料煙評吸等工作內容長期以來從未間斷過。
歷史上,中華牌卷煙為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從內在配方到外形包裝,曾開發(fā)生產了多種多樣的新品。首先在內在配方上就有:為所需的特制#54中華煙(質量等同于熊貓);為供應有關國外領導人所需的#35中華煙;為出口外銷市場所需的#15中華煙;以及供應內銷市場的#25中華牌卷煙。
軟盒黃鶴樓1916 盒裝:
1.透明紙透明度好,與小盒緊貼牢固。拉帶采用激光防偽收縮金拉線。
2.小盒底部由四位數字組成,字體規(guī)范、清晰,分別代表:月份、工號。
3.小盒正面1916用DNA專用掃描筆掃描,可見綠色防偽斑點。
4.“黃鶴樓”三個字用熒光照射可見防偽標記。 煙支: 水松紙為直噴鍍鋁,色澤基本一致,長度為34mm。水松紙印字清晰完整,表面潔凈,搭口粘貼牢固,平整、光滑,不翹邊,不漏氣。濾嘴棒為醋纖,金黃色,有金屬質感,長度為25mm。煙支松緊適中,切口平齊,無毛渣,煙支端無空陷,表面光潔,無皺紋,點,卷煙紙為橫羅紋。
赤誠相待
秉持赤子之心,對人,坦誠相待;對己,嚴律苛求;對品,甄繁就簡。大重九嚴選每一葉原料、精造每一道技藝、創(chuàng)新四級調香,總體感官協(xié)調舒適,是工匠精神由內至外的盡情舒展,凡所見即真、凡所感即誠。
科技興業(yè)
達則兼濟天下。大重九始終以消費者利益至上,掌握卷煙科技密碼,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以科技實力帶動行業(yè)向前發(fā)展,為消費者帶來更新更舒適的品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