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主要應以醬香和濃香為主:
除了度數(shù)以外,白酒的香型也與收藏有很大的關聯(lián)。目前中國白酒的香型大致可分為5類: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業(yè)內人士表示,收藏主要應以醬香和濃香為主。因為這兩種香型覆蓋了大部分名酒,也是數(shù)千年來中國人飲酒喜好的結果。而且,從工藝上講,醬香型和濃香型更加復雜,清香型工藝門檻就很低。
茅臺酒的釀制技術被稱作“千古一絕”。茅臺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個生產工藝,生產周期7個月。蒸出的酒入庫貯存4年以上,再與貯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陳釀酒混合勾兌,較后經過化驗、品嘗,再裝瓶出廠銷售。
董酒產于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董公寺鎮(zhèn),是中國老八大名酒,貴州省僅有的兩大國家名酒之一。
1957年,董酒廠與茅臺酒廠一樣由解放前的小作坊組建為企業(yè),所釀之酒在全國第二、三、四、五屆評酒會上四次蟬聯(lián)“中國名酒”稱號,并榮獲國家金質獎章,其生產工藝和配方在當今世界上,在蒸餾酒行業(yè)中獨樹一幟,被國家部門列為“國家機密”。 2008年8月由國家主管部門正式確定“董香型”白酒地方標準,而董酒則是國內“董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瀘州老窖發(fā)源于中國酒城四川省瀘州市,“濃香鼻祖,酒中泰斗”,中國大型白酒上市公司。
其1573國寶窖池群1996年成為行業(y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統(tǒng)釀制技藝2006年又入選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世稱“雙國寶單位”,旗下產品國窖1573被譽為“活文物釀造”、“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