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印章,是中國市場上的印字工具,只需在紙箱上輕輕一滾,即可印好,快捷放便。
印章特點:
滾動印章加油時,在事先準備好的印臺盒(自制海綿底)里來回滾動,油就會被儲墨墊自動吸收
公元前第8千紀的敘利亞已經有用圓形印章在泥板上做標記的先例,當時主要用作裝飾品和巫術。前第6千紀中葉,伊拉克北部的人們用印章在黏土塊或盤子上印出直線形的圖案,用以不同事物間的辨別。前第4千紀的時候,滾筒印章出現(xiàn)在南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和伊朗西南部的埃蘭。印章的產生先于文字,同時因為雕刻石質印章要用到金屬,所以它與冶金術出現(xiàn)于同一時期。從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時代到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的三千年里,滾筒印章的應用比封印更為廣泛。但到了前1000年左右,封印成為主流,而到了前5世紀,圓筒印章已不再被使用了。原因在于書寫在莎草紙和羊皮紙上的阿拉米亞語取代了書寫在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滾筒印章只適應于粘土板,所以被封印完全取代。
原子印章:原子印章
原子?。遣捎?972年美國莊臣公司發(fā)明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原子印是商務活動中廣泛應用的印章之一,外形美觀,印面清晰,無需印臺、無需加油,即蓋即干,攜帶方便,絕不褪色等特點,可以使用36000次以上。
適用于:各類部門章。如發(fā)票專用章、合同專用章、業(yè)務專用章、報關專用章及其他工作用章等。不適合銀行印簽印章。
刻章刀法:
按刻法分單刀和雙刀。單刀在筆劃的正中下刀刻之,多用以刻細朱文;雙刀在筆劃的兩側下刀,多用以刻粗白文和朱文。
按運刀的刀勢不同又分為沖刀、切刀和沖切結合三類。
根據(jù)各篆刻名家的執(zhí)刀方法、運刀刀勢和刀具厚薄利鈍產生的刀痕不同,又形成了各種篆刻流派。